從宜蘭看天下

【楊西崑提議改國名為「中華民國台灣」始末】(上)

 

◎黃清龍/信民協會理事長

 

已故外交部次長楊西崑,一九九二年接受國史館訪談的回憶錄,經過卅多年塵封後終於正式出版,讓後人得以一窺這位外交老兵在非洲事務之外,針對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名稱問題,提出改名「中華台灣共和國」的初衷。

 

關於楊西崑「兩個中國」主張,過去在台灣少人聽聞,直到二○一四年美國國務院解密了「台北五八六九號電文」,揭露時任美國駐台北大使馬康衛(Walter P. McConaughy)與楊西崑的密談內容,這才為人所知。

 

根據馬康衛發給國務院的電文,楊西崑希望美方幫忙說服蔣中正總統動用緊急權,凍結現行《憲法》,成立新國會,以「中華台灣共和國」的新名稱繼續留在聯合國。馬康衛並提及,早在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的前一年冬天,楊西崑就已經向蔣中正總統提出上述建議。

 

楊西崑不只對馬康衛講,還跟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尤斯特(Charles W. Yost)說過。根據美國國務院解密檔案,有一份一九七○年十月廿六日尤斯特與國府外交資深官員會面的紀錄。尤斯特在報告中提到中華民國駐聯合國副代表鄭寶南、外交部次長楊西崑二人,主動對美方提到仿照德國模式的雙重代表權方案,以解決兩岸在聯合國的會籍問題。

 

按照尤斯特的說法,這是頭一回聽到台北官員主動提到雙重代表權,尤斯特還要求不要洩漏楊、鄭二人的姓名,以保護他們的安全。但其實早在一九七○年初美國駐日大使館政治官員康寧漢拜會外次楊西崑時,楊氏就談起「中國代表權」問題,並慨嘆中華民國政府高層在這個問題上「極乏想像力」。

 

以上訊息都來自美國國務解密資料,至於楊西崑本人的說法,則要到二○二四年九月國史館出版「楊西崑訪談錄」後,才第一次公諸於世。

 

根據訪談錄,楊西崑說他曾經跟老總統談過兩件事,一件是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名稱問題,一件是資遣民意代表的事。但是到最後都不了了之。

 

關於第一件事,楊西崑提出的理由是:「我們失去大陸,以台灣一隅來代表中國,在安全理事會享有席位,本來就是一件很勉強的事。」國際政治很難忽視中共的存在,所以,聯合國大會一開會,我國的會籍問題就很難處理,且常常因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。

 

在這種情形下,他綜合對我友好的友邦意見後,曾與老總統談過有關中華民國的名稱問題,認為中華民國的名稱,中文不能換,外文可以改為Chinese Republic on TaiwanCRT)或 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RCT),翻成中文都叫做「中華民國台灣」。如此一來,我們就可以與中共並存於聯合國大會中。

 

但是,老總統半天沒反應,「當時,他並沒有對我發脾氣,照樣對我很友好,但是他就是不接我的話,這樣我也就談不下去了。」葉公超先生也有類似的主張,老總統也沒有回應。

 

關於第二件事…

 

未完待續......延伸閱讀【楊西崑提議改國名為「中華民國台灣」始末】(下)

 

(摘自2025/3/16自由時報)

 

發布日期:2025-03-25 14:16:33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