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日本溫泉水源拉警報】
◎文/鄭勝得
日本的天然溫泉以療癒身心聞名於世,吸引全球各地旅客前來泡湯體驗。但觀光人潮大量湧入導致部分溫泉小鎮供水壓力暴增,促使當地官員祭出各種限制措施,以防止溫泉水位進一步下降。
日本全國擁有約2.7萬處天然溫泉水源,但觀光客過多卻帶來溫泉水位下滑危機,溫泉勝地嬉野市(Ureshino)便是其一範例。
嬉野位於九州佐賀縣山區,擁有「日本三大美肌之湯之一」稱號,由30多家飯店與日式旅館負責經營。嬉野人口約2.5萬人,原本以國內旅客為大宗,但隨著遊客湧進日本,這個小城市也逐漸受到國際觀光客青睞。
嬉野溫泉水位創新低
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顯示,2024年入境旅客人數創下歷史新高,達到3,680萬人
當地官員近日警告,過度觀光已對溫泉水源造成衝擊。嬉野市副市長早瀨弘典表示:「與新冠疫情前相比,觀光人數明顯增加,導致旅館等設施的溫泉用水暴增。」
據NHK電視台報導,嬉野溫泉供應平均水位2024年一度降到39.6公尺的歷史新低,較四年前的50公尺下滑20%。
嬉野市長村上大輔強調,溫泉水源仍能永續供應。但當地官員呼籲,飯店與旅館深夜時段應限制客房內私人浴池的使用。根據當地媒體報導,過去三年來,北海道二世谷溫泉水位已下降15公尺。位於山形縣的銀山溫泉,也在冬季旺季期間限制當日來回旅客的人數,以降低對於當地居民的衝擊。
私人湯屋特別受外國旅客喜愛,原因是公共浴池需全裸入浴,令許多不熟悉日本泡湯文化的外國人感到不自在。大眾池的入場費最低僅3美元,但許多人寧願多花幾百美元在客房內享受私人泡湯。這導致更多溫泉水被抽往私人浴池,加劇水源供應壓力。
抽水設備老舊
村上大輔表示:「嬉野市十分依賴觀光發展,因此我們必須全力保護溫泉產業,不排除採取任何必要措施。」
傳統泡湯被認為具有多種健康益處,包括舒緩心理壓力、放鬆肌肉緊繃,以及改善肌膚狀況等。但並非所有熱水池都能稱為溫泉,日本對這項國寶級文化設下嚴格規範。根據日本《溫泉法》的規定:溫泉水須由地熱加溫,湧出地面時溫度需維持至少攝氏25度,且含有一定成分的礦物質。
Chuo Onsen研究機構專家大塚昭弘表示,觀光熱潮已對日本多個熱門溫泉地區帶來壓力。他指出:「疫情後旅客大增促使飯店擴建設施,更多客房擁有私人浴池。」大塚昭弘提醒,觀光人潮並不是唯一影響溫泉水源供應的因素,抽水設備老舊與管線鏽蝕,也導致許多不必要的水源流失。他表示:「很多溫泉區的設施年久失修,並未妥善維護。」
(摘自114/4/21工商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