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認清歷史 團結台灣】

 

賴清德總統日前出席二二八紀念儀式,代表國家再度道歉,強調政府將加速政治檔案開放,追查真相,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,追求社會和解,避免國家機器再度傷人,以團結台灣。在國家認同出問題的台灣,賴總統所言甚是,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、一九八○年的林義雄家人血案,以及一九八一年的陳文成遇害,至今都只有受害者,未見加害者,真相依舊不明,無以安撫受難者及家屬,社會也未能真正和解。有如二二八受難者後人李慧生所說,真相、究責、和解三者缺一不可,想跳過真相直接和解,沒有中間的究責,二二八無法解決。

 

從時序看,發生於台北的二二八事件這一天,只是台灣人民遭到國家暴力殘害的開端,接下來三月到五月的屠殺、清鄉及長期持續的白色恐怖,才是台灣人民更大的苦難。尤其蔣介石三月初派兵前來,大規模濫捕、殘殺行動開始,社會精英慘遭有計畫地殺害,外來政權暗黑統治從此禁錮台灣大地,人民長年難見天日。

 

時序顯示,二月二十七日台北延平北路圓環附近的緝菸衝突,查緝員開槍打死民眾,只是事件的引爆點。有如賴清德闡明的肇因:因生活文明落差引起台灣社會天怒人怨,陳儀部隊軍紀敗壞,獨裁者蔣介石犯下滔天罪行。三月六日,彭孟緝在高雄市政府、火車站及市區大開殺戒;八日,從中國前來鎮壓的軍隊到達基隆,「三八大屠殺」造成「血染港內海水、屍橫街頭巷尾」;從此一路「武力掃蕩」從北到南,且大舉逮捕社會精英。

 

從幾位精英慘遭殺害或被帶走而不知所終的悲慘遭遇,即可看出三月殺戮之慘烈。精英慘遭殺害,以致經歷二二八的作家葉石濤曾告訴日本學者若林正丈:「在我這一代,可以殘活下來的人,都屬二流以下的人才。」

 

事實上,台灣人民歷經苦難,後人遺忘或不知其事的三月,二二八事件前兩年,還有空襲。日本殖民地的台灣,二戰期間遭猛烈轟炸,南起屏東,北到基隆,東及花蓮,少有倖免;台灣人被迫下鄉上山疏開或「走空襲」,成為「多桑世代」不堪回首的共同記憶。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,美軍對台南市區進行大規模無差別轟炸,市民傷亡者眾,台南州廳、孔廟、博物館、台南醫院、林百貨都未倖免。同年五月三十一日,台北遭最慘烈空襲,同樣造成民眾嚴重死傷,總督府(今總統府)被炸缺了一角,大火延燒數日,龍山寺、天主教堂、醫院、學校、車站都遭轟炸。

 

台灣及人民所遭遇的苦難,黨國當局以外來史觀洗腦,不僅許多人遺忘,還出現諸多可笑離譜現象。台灣八十年前遭空襲,多數人不知,有人還張冠李戴指係日軍所為;二二八雖為國定假日,但年輕一輩未必都知因何放假,遑論明真相以追思。

 

可笑的是,馬英九之流還曾以「光復三段論」自愚愚人,即指︰當年沒有抗戰勝利,就沒有台灣光復,也就沒有今天的民主繁榮。事實正好相反,由於被「光復」,戰後台灣未如東亞及太平洋諸島,以公民自決建立獨立國家;就因「光復」,台灣捲入國共內戰糾葛,如今飽受中國併吞威脅;也是「光復」,台灣國家認同錯亂,至今成就不了正常社會;同樣因「光復」,總有一幫人抗拒真相,反對轉型正義。

 

賴清德上任以來,先後在重要場合,站在這塊土地及人民立場,闡發台灣主體史觀,從就職典禮「一六二四年,台灣從台南出發,開啟台灣全球化的開端」,到今年二二八講話,莫不如是。經由重要節日,認清歷史,強化主體史觀,開放政治檔案,追查真相,落實轉型正義,都是團結台灣的正辦。

 

(摘自2025/3/11自由時報)

發布日期:2025-03-23 09:23:55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