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司法正義的「薛丁格實驗」】

 

林志翰

 

從「我相信司法」到「司法已死」的距離!

 

政客對司法制度的態度,經常展現驚人的量子疊加狀態,從「相信司法」到「痛斥司法」,轉變比變臉還快,更無視不久前的說話邏輯。

 

在法院外,審判結果尚未宣布,政客按住胸口,目光如炬,強調自己對台灣司法制度有信心,「我堅信司法公正!」,「司法是民主最後一道防線,我願意讓司法還我清白!」,「我沒有貪污!法院一定會還我公道!」。

 

但在判決出爐那一刻,卻發生劇情轉折!遭訴後,彷彿打開平行宇宙大門,政客高喊「這是政治迫害!」。昨天對司法制度推崇備至,今天搖身變成最憤怒的控訴者︰「司法已淪為政治打手!這是赤裸裸的司法迫害!」

 

支持者也同步展現驚人轉換能力,所挺的政客遭羈押禁見就是「司法已死!」,獲重金交保就視若彷彿無罪獲釋「司法還我公平正義!」。這種集體記憶的選擇性清除能力,令人嘆為觀止。

 

這種司法信仰的量子疊加狀態,就像「薛丁格的貓」一般,同時處於既死又活的兩種狀態。一旦判決結果與期待相左、當政治利益遭受威脅,政客無視於社會大眾超過七成的不信任度,頻頻咆哮怒斥司法檢調廉是執政黨的政治工具,抑或佯裝無辜地說「原來我是安捏被起訴」的天真話語,再轉身痛批台灣司法已被政治綁架。

 

當政客貪污受賄,他所收的「錢」就不叫「賄賂」,而是支持者崇拜的「政治獻金」,就像薛丁格那隻處於生死疊加態的貓。只不過,「薛丁格的貓」實驗描述的是量子力學中客觀的物理現象,政客對「賄賂」的詮釋卻試圖製造一個認知的疊加態,企圖模糊行為本質,達到卸責目的。

 

如同「薛丁格的貓」必須在打開盒子的那一刻顯現其真實狀態,金錢的本質是「政治獻金」還是有不法意圖的「賄款」也終將在司法的檢視下顯露真相。這也提醒台灣人民,你我信仰政治人物的言行時,務必張大眼睛檢視、始終保持警醒的思維,才能看穿這些試圖混淆是非的言詞詭辯,你我才不會被政治人物操弄。

 

(作者為國中教師,摘自2025/1/2自由時報)

發布日期:2025-01-12 20:46:52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