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【在逆境風雨中,為大家撐起一把大傘】:彭婉如基金會
(一)
2024年3月媒體爆料的剴剴案,震驚了全台灣人。虐童保母的行徑令人髮指,社工上銬的畫面引發辯論。政府從地方到中央都在檢討制度、檢討流程;民眾和民意代表也紛紛集結、提出修法,希望加重虐童刑責。
許多人批評,兒童收出養單位安排的臨時安置機制,問題很大。但彭婉如基金會也想告訴大家,這位虐童保母是依法登記的合格保母。所以,負責合格保母輔導管理的「居家托育服務中心」,其實也應該承擔一些責任。
很多台灣人並不知道,全國兩萬七千多名保母,其實被劃分為71個區域,由71間「居家托育服務中心」分區主管。這71間中心,原則上是由地方政府社會局或社會處,招標委託給民間團體或大專院校辦理。而彭婉如基金會目前承接7間居托中心,可以說,全台灣有近乎十分之一的居家保母,是由彭婉如基金會負責輔導的。
所以我們會關心──在剴剴案中,兒童收出養單位的社工沒有看出保母的問題。但是保母應該也有受到居家托育中心的輔導才對,為什麼居家托育中心也沒有看出問題?而這次媒體輿論和網路鄉民集中火力批判兒童收出養單位,所以我們也不禁思考──台灣社會的大家,是否其實不知道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在幹嘛?
文/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郭淑雅
(二)
照顧服務其實是有風險的。多數幼兒園老師值得信任,但少數老師時不時會有不當管教的行為;多數保母非常用心,但少數保母會有照顧疏忽導致事故發生;多數家管員努力而謹慎,但少數家管員會不小心打破使用者的貴重物品。居陪員、月子人員、托嬰中心老師,也是一樣的。多數人可以完成使用者的託付,但總有少數人會意外出包也有極少數人故意為惡。
有些家庭因為害怕託付照顧的風險,會因此選擇「自己來」。例如成為全職媽媽、全職祖母、全職家庭照顧者。但這也可能陷入另一系列的風險。例如照顧方式專業不足、照顧情境容易陷入孤立,或是因此丟失工作,選擇照顧就等於選擇貧窮。
所以彭婉如基金會的工作,有一大部分是試圖「預防風險」。預防風險總是鴨子划水,很像網路上流傳的「IT困境」:「因為事情運作得很順利,所以沒人知道你做了很多事,來保證沒出事。」預防風險也很像公衛防疫,也許你成功防堵了十次流行疾病,但沒有人會誇獎你;可是只要一次「清零」失敗,出現防疫破口,所有人都會跳出來指責你。
但我們仍在努力絞盡腦汁,嘗試各種預防風險的作為。因為彭婉如基金會的存在宗旨,就是建立值得台灣社會信賴的普及照顧服務。
文/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兆慶
(圖片摘自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網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