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德國學生進台積 先來台學溝通】

 

◎文/劉光瑩

 

今年台大首度迎來三十位德國學生,修半導體技術課程,同時學習台灣歷史文化,就連逛夜市和拜月老也不錯過。

 

這樣的交流計劃將成常態。因為台積在德國德勒斯登的投資即將展開,預計三年後量產,時程緊迫,需要數百名專業工程師。

 

這是台積、德勒斯登所屬薩克森邦政府與台大共同推動的「半導體人才培育計劃」,吸引德勒斯登工業大學一百多名學生報名,明年預計擴展至陽明交大和台科大。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屬德國理工大學九校聯盟(TU9),相當於台灣的頂大。

 

該校電機系碩士生、二十二歲的林學遠(Max Paulenz),是這次的成員之一。他小時候就對機械電路感興趣,大學選了在當地冷門領域:晶片,因為「看起來很難,我想挑戰自己。」

 

對林學遠來說,晶片專業學生能進台積,就好像航太系學生到太空總署,「當我看到可以進台積電實習,非報名不可,」他難掩興奮地說。

 

在台大的課程他們學半導體技術與管理知識。幾個月後移地到中科的台積新人訓練中心,依照薄膜、蝕刻等不同訓練,摸的都是真正產線會用的機台。

 

但技術知識之外,跨文化溝通才是大魔王,讓他印象深刻。德國人直來直往,看到誰犯錯,往往直指,「我不喜歡你這麼做,下次請改進」林學遠說。但德國學生在台灣學到不同的溝通方式,「要先說『這想法不錯,也許還可以加入哪些元素讓它更好,但總體來說很好。』」這套「三明治溝通法」,讓德國學生成功獲得適合自己的課程內容。

 

看在薩克森邦科技處駐台辦事處處長金郁夫(Josef Goldberger)眼裡,很是欣慰。

 

他認為,台積在德國的鉅額投資,挑戰少不了,「如果沒有開誠布公溝通的文化,很可能失敗,」他直言。

 

殷鑑不遠。三年前,台積美國廠員工來台受訓,卻上網大肆抱怨「奴性」、「賣肝」的文化,可見當企業遇到跨文化挑戰,卻缺乏溝通與信任,只會讓歧見愈來愈大,甚至傷害品牌。

 

先培養文化敏感度,才能建立正向溝通基礎。

 

長工時傳統,仍須解套

 

然而,如果參加實習計劃的學生後來跳槽,不就白訓練了嗎?金郁夫持不同看法,「這的確是風險,但如果台積不培訓,一樣沒有人才,結果不會比較好。」

 

至於台灣半導體業引以為傲的成功方程式──不眠不休的精神,是否放諸四海皆準?則可能遭遇挑戰。

 

過去台積創辦人張忠謀曾說「好企業不需要工會。」這在工會傳統堅強的德國,恐怕行不通。

 

「這是台積改變的時機,」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主任舒耕德(Gunter Schubert)認為。

 

「台灣半導體業高管,普遍深信半導體能在台灣如此成功,跟工程師的犧牲奉獻脫不了關係,」舒耕德說,「台灣工程師的工時長達十二小時,一天兩班,這在德國會是用三班人力來輪。」

 

研究台灣數十年的舒耕德觀察,絕大多數台灣企業的勞動條件都在進步,與德國已相差無多,「可說只剩下半導體代工業,還把超長工時當常態。」

 

言下之意,台灣企業不該只仰賴犧牲員工生活品質,來換取高生產力。當第一批學生回到德國,帶回的不會只有晶片知識,更是對台灣文化的熟悉。他們是寶貴種子,未來將生根發芽。

 

(摘自天下雜誌805期)

發布日期:2024-09-03 16:25:07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