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【美國製造業走衰 問題在企業文化】
◎雅言文化創辦人/顏擇雅
依據加拿大學者史密爾二○一五年出版的《美國製造》一書,美國是靠獨霸全球的製造實力打贏二戰,這獨霸地位在一九四○年後曾屹立不搖三十幾年,卻在一九七四年後走向衰退,而且是全類別的衰退:從化工到鋼鐵、汽車、電子。
且不論進入門檻低、無利可圖,美國不屑做的那些品項。像鋼鐵與汽車,美國至今仍努力捍衛,卻依然節節敗退。最慘的例子則書中沒有著墨,因為出書時尚未窘態畢露。
那就是飛機。波音在二〇一八、一九年連摔兩架飛機,同一機款停飛二十個月後復飛,今年初卻又發生艙門高空脫落事故。若在正常產業,品管如此惡劣的賣方,業績早全被搶光。
偏偏波音所處的市場是兩大壟斷,競爭對手空巴一直產能滿載,無法趁機多搶訂單。波音生意就是自己跌掉,不是誰「拿走」。
製造業外移,美國人總以為是因為美國工資高。彭博社記者羅比森記錄波音衰落史的《死亡盲飛》卻指出,空巴工資也不低,造價卻依然比較低。原來,歐洲的勞工保障比較好,所以空巴被迫用更少人力做更多事,員工訓練也比較好。
這非常符合索尼創辦人盛田昭夫一九八六年在《日本製造》一書中,對美國企業文化的批判:不夠重視員工,只看短利。
短利至少是公司的利,是幫公司賺錢。波音經營者把人事精簡再精簡,連測試也盡量砍,省下的錢則拿去股票回購,就不能說是在幫公司賺錢了。股票回購只是做多股價,是幫股東賺錢。
幫股東賺錢並不等於幫公司賺錢,因為公司是單一法人,股東卻是無數真人。有的股東無心長期持股,有的股東則想傳子傳孫。
美國自八〇年代起,長達三十年皆奉「股東價值極大化」為真理,等於是鼓勵經營者只看重短期持股人的利益。
問題是美國企業在九〇年代都走同一路線:用砍人與外包來節省成本,用併購去追求成長,併購完繼續裁撤部門,釋出資金再併購。媒體與華爾街樂觀其成,覺得是企業轉型。
製程升級需要巨額投資,投資後成敗難卜,但眼前股利減少卻是確定的,對股市來說不是利多。但是不升級,長遠利潤減少也是確定。因此,經營者寧願把製造部門切割售出。
《晶片戰爭》有寫,超微與IBM先後放棄晶片製造,新聞發布時股價都上漲。像台積這樣的純製造商發布利多消息,只能靠新訂單。爭取訂單則要靠工藝持續精進、改善良率、嚴控成本。投資大眾看不到這種長期苦工。
依據《美國製造》一書,美國的製造實力是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突飛猛進,背後一大動力是目不暇給的科技突破,帶來現代便利的用品十之七八是美國發明:飛機、冰箱、冷氣、電視、尼龍。
再加上美國境內幸運地不曾受到二戰摧殘,製造業才獨霸全球到一九七〇年代。
但是等東亞、德國復甦,美國就不是對手了。作者認為原因是美國太不重視製造業。
美國不擅長精密製造,《晶片戰爭》描述最詳細在第十七章,寫微影成像設備的初代領先者如何只會「出產垃圾」。極紫外光微影製程明明是美國政府研發,卻在英特爾努力遊說之下,讓國會批准授權給艾司摩爾。這只能說是美國拱手讓人,不是荷蘭「拿走」。
同理,晶片先進製程移來台灣,若說是台灣「拿走」,也會有礙美國對本身問題對症下藥。
其實,擅長發明與設計的文化,若也擅長做工廠,那才是怪事。前者需要不理會權威的冒險精神,後者則需要專注於現狀、加以慢慢改善的耐性。兩種性格根本抵觸。何況,如果可以設計iPhone,誰會想做晶片代工?
以上說法,希望可以讓川普對台灣晶片業感到服氣一點。
(文/摘自天下雜誌804期;圖/MFGUS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