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在週記裡等你的人】

 

 

◎須文蔚

 

國文教育要如何改革?我總覺得不是文言或白話的比例的問題,更不是文學與語文教學消長的問題,而是國文教師是否「生命在其中」?

 

x x x x x x

 

國立新豐高級中學陳皇靜老師大學剛畢業,回到家鄉新華高中任教,面對活潑好動的中學生,堆積如山的作文和週記,經常感到疲倦與無助。就在這個時刻,資深的徐素貞老師像個天使般出現,總給她許多溫馨的提點。

 

陳皇靜記得,在任教的前幾年,經常會遇到調皮、搗亂或者明顯頻率不對的學生,當下感覺挫折,也總會以負面的心態回應。素貞老師在一旁默默觀察,一次語重心長地問道:「班上如果有孩子染頭髮、穿耳洞、沉迷在電動遊戲當中,或者談戀愛了,妳會怎麼評價這同學?」

 

陳皇靜不假思索:「這孩子就是不重視秩序,會慢慢跟班級疏離,終究很難融入團體。」

 

「妳會不會覺得,這些看似乖違的行為,其實都是孩子求救的訊息?」素真老師顯然看出了她的疑惑,接著解釋:「因為孩子透過行為的混亂不羈,不遵守校規,或者對師長的不禮貌,其實正在告訴老師,他正處於人生的混亂點上,他需要妳的幫忙啊!」

 

一語驚醒夢中人,陳皇靜開始轉用正向心態看待課堂,展開迥然不同的溝通模式。

 

陳皇靜的導師班上,有一個比較愛搗蛋的男生,其實是很靈活、很有自己想法、也願意認真讀書的孩子,可是他總是不遵守團體規範,從前輔導與談話後,老師總將自身的失望跟落寞,加諸在同學的身上,師生的關係越來越僵持。

 

陳皇靜收起了講道理與責備,藉由作文課,讓孩子書寫生活的課題。她也常常在作文卷的後面,多講些意見,像聊天一樣談些日常生活的點滴,當對話變得更輕鬆,原本桀驁不馴的男孩子開始變化,他像收起尖刺的刺蝟,不再會冷眼應對老師的關懷。陳皇靜說:「我也開始不再是一個天天講述體制,更不再是一個叨唸的老師。」

 

陳皇靜認真批改作文的靈感,也來自徐素貞老師重視學生週記的教學策略。徐素貞有自己一套規劃在週記中鋪排作業,每週都有簡單的命題作文,每個題目都是為學生量身定做的。

 

徐素貞的週記題目中最有趣的是:請學生以漫畫的方式,以動物的形樣描繪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。她能敏銳地感受到學生所處家庭中,家人相互對應的關係是否溫暖?或者是否冷漠?甚至是否有暴力的對待?接著,素貞老師會請學生畫下人生的曲折起伏線圖,從起伏的曲線中,可以看見學生低潮點的困擾,也會理解學生最有成就的高點,掌握學生內心的恐懼害怕或是自信驕傲。就在眾多的圖表中,素貞老師發現了一個男孩,恐怕遭遇了困境。

 

這個男孩個性孤僻、不擅言語,他的週記透露出複雜的交友狀況。在家庭關係的繪圖中,則看見他自小父母離異,他只能跟著祖母一起生活,隔代教養關係中的冷漠與忽略,沒有兄弟姊妹的陪伴,為了排遣孤獨與寂寞,他和幫派成員稱兄道弟。於是素貞老師常在下課時間關心他,請他幫忙處裡一些班級事務。素貞老師更常傳達給同學一個訊息,學校跟老師才是讓他唯一能夠回到正途的一條路。

 

過了一個學年,素貞老師接下總務主任的工作,並不再擔任這男孩的導師。一個冬天放學時段,天色暗得很快,男孩走出校門口時,迎面看見媽媽已經在對街的公車亭等待,一轉頭同時也瞥見一群幫派人物衝過來要尋仇,當下究竟要選擇快跑過路口找媽媽?或是折回學校尋求老師保護?他不假思索就回頭奔進行政大樓,奔進總務處。

 

校園裡同事都已經下班了,素貞老師在辦公室內加班,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,一抬頭看見男孩軟弱與求助的眼神,這一點都不像過去那個好勇鬥狠的學生。男孩說:「老師,救我!」

 

「馬上把門關上!」素貞老師說:「不用怕,老師會保護你!」

 

她想起自己的承諾,也顧不了恐懼,在鎖上門的辦公室裡,拿起電話向教官求援,排除校門口可能發生的一場腥風血雨鬥毆。從此,男孩體會到放蕩不羈的生活中藏著巨大的危機,江湖道義帶來的是暴力的對待,老師確實願意挺身而出帶他回頭,他也就慢慢的與原本的交友圈切割開。

 

徐素貞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老師,絕大多數的導師並不重視週記,學生也都只是應付地寫些生活雜感。而素貞老師投注心力走進學生的週記中,與學生對話,從中得到回饋。在素貞老師得到全國傑出優良教師弘道獎的時後,評審就都讚賞她,能把週記當成一座橋樑,在師生之間建立像是母親與孩子一樣的橋樑,讓週記成為一門寫作課,更讓學生知道學校裡永遠有一個人會等待與守護你。

 

陳皇靜也成為一個重視週記與作文的老師,畢竟給予學生一個生活化的寫作題目,可以幫助學生真誠書寫。陳皇靜認為,學生對世情的觀察與文字的力量,都要來自對生活理解跟體悟之後,才有辦法寫出更為深刻的文章,週記絕對是訓練學生更善於表達,更是老師認識和了解學生的重要媒介。

 

(摘自《怦然心動的文學課》,須文蔚著,時報出版)


 

國文教育要如何改革?我總覺得不是文言或白話的比例的問題,更不是文學與語文教學消長的問題,而是國文教師是否「生命在其中」?

 

x x x x x x

 

發布日期:2024-03-06 20:30:37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