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加賴領飆股,白領幫詐騙,台灣價值觀危機】

◎文/陳一姍

 

「你知道一六五專線成立多久了嗎?」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問我。

 

猜了幾個年份,都錯。

 

答案揭曉:二十年。

 

二十年了。台灣被詐騙干擾到需要成立專線,已經五分之一個世紀。過去這條專線主要受理電話詐騙、網路詐騙,金額最高的投資詐騙多屬於人拉人的老鼠會模式,會到警局報案。但如今,「我高度懷疑,詐騙已經合流,」他點出。

 

全球反詐騙聯盟(GASA)統計,詐團已數位轉型,以網路、電信無差別攻擊,目標不再是小錢,而是養套殺受害人,騙取鉅款。台灣是重災區之一。

 

台灣被詐金額佔GDP高達0.9%,是已開發國家第一,換算絕對金額高達兩千億台幣。兩千億,正是政府明年預算中,央行的繳庫盈餘。

 

兩千億絕不只是數字。最讓人憂心的是受害者自此對社會與制度,信任蕩然無存。最諷刺的是,名字常被冒用、認識無數政府高層的打詐代言人謝金河,已放棄報警,對於受害者「愛莫能助」。

 

 

層層分工,洗掉罪惡感

 

更驚悚的是,犯罪者對自己犯行毫無悔意,且正當化。黑道詐團吸收的對象,已不僅是賣銀行存摺、當車手的遊民或中輟生,而是銀行員、電信業務員、軟體工程師、數位行銷、律師等,社會認知中,靠腦力賺錢的白領。

 

「大部份人未直接接觸被害人,因此不覺得在犯罪,」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賴擁連分析,透過組織層層分工,詐團成員未直接與受害者接觸,或收受不法贓款,因此得以擺脫道德譴責,降低罪惡感。

 

更讓我心驚的是,詐團白領離我們這麼近。一位頂大畢業的同事講起,同班同學畢業後當soho族,因為接案做行銷影片,一步一步被吸收進灰色行業的過程。

 

而詐騙案起訴書裡,銀行員吃中飯也可能被誘惑,上網打遊戲也可能被吸收。一位工程師跟員警說,「做假網站跟一般網站沒兩樣,都是接案工作,你叫我做什麼就做什麼,不賺白不賺。」

 

打詐已經是場價值戰爭。亟需整個社會重視,行政、立法全面修補台灣的法治,滾動檢討配套。應盡快讓檢警合法使用科技辦案工具,並對賺取詐團廣告費的臉書、YouTube等平台,課以責任;更重要的是,要讓犯罪者有「罪惡感」。

 

「這是一場戰爭,」歷時兩個月的採訪,所有受訪者異口同聲地說。

 

這場戰爭,表面上是犯罪攻防,但更深層的是台灣社會倫理道德和人際信任的重建工程。

 

「一個社會的信任崩解,將解構公民社會,絕不只那幾件受害而以。那麼多人做壞事,大家覺得社會爛了,道德感會降低,甚至懷疑民主,」蔡祈岩憂心忡忡。(林麗珊協助採訪)

 

(摘自《天下雜誌》787期:白領詐騙)

發布日期:2023-12-15 20:37:28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