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日據時代,漢詩仕紳如何在政治上和殖民者合作?】

◎朱宥勳

 

台灣的「古典文學」,或說「漢文學」,是從明鄭時期移入的。到了清領時期,隨著台灣本土的仕紳家族漸漸成形,許多人開始能夠進入中國的科舉體制,考取功名。伴隨著科舉體制的,就是文化、教育事業的擴張──畢竟每一名能夠考取的進士背後,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文人群體。這些文人不見得人人都能官運亨通,但全部都浸淫於中國古典文學的傳統當中,也有能力結合成為文學社團、出版自己的著作。因此,在清領末期,台灣基本上已經擁有了數量可觀的古典文人,他們孜孜矻矻、吟詠一生,一方面努力擠過科舉的窄門,一方面也產生了為數頗豐的文學創作。

 

然而,時代巨變斬斷了他們的生涯規劃。一八九五年,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,將台灣割讓給日本。一時之間,台灣的古典文人陷入了兩難:如果留在台灣,則一身技藝將無用武之地,畢竟日本並沒有科舉給你考;如果離開台灣,雖然可以留在熟悉的中國文化傳統內,但必須放棄長年的家族基業,就此離鄉背井。兩種方案都有人選擇,比如台南詩人許南英就選擇離開,此後便在南洋與中國謀生。

 

相反的,選擇留下來的人,則陷入深沉的焦慮;台灣即將被異族統治,長久累積下來的古典文學傳統,想必會被連根拔起吧?我們要做點什麼,才能「維繫斯文於一線」,避免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通通被洗刷殆盡?

 

沒想到,他們完全想錯日本人了。

 

沒錯,日本人占有台灣之後,確實對全島展開掃蕩、鎮壓,也以「陋習」的名義,消滅了許多台灣的民間文化。但是,這些文人最珍視的古典文學,非但沒有被消滅,反而在日治時期進入了空前昌盛的黃金時代。為什麼會這樣?這就可以看見日本殖民政府的治理手段有多細緻了。作為外來政權,日本人不可能立刻掌握台灣社會每一個角落,他們勢必會需要籠絡部分台灣人的配合,才能控制地方、推行政策。要是什麼都靠軍事鎮壓,光是軍費就足以拖垮國庫,絕非長久之計。既然要挑選協力者,自然是優先挑選地方上有錢有勢的人──那些自清領時期以來,就已是仕紳、地主的家族,豈不是上好的選擇?

 

鎖定了目標,接下來的問題就是:要如何籠絡他們?你當然可以用錢收買。但是,利益是叛服無常的,唯有共同的價值觀,才能讓這樣的政治結盟堅不可破……

 

漢詩。日本人發現了仕紳們的焦慮:他們害怕漢詩被消滅。

 

而日本,恰巧也是一個有悠久漢詩傳統的國家。

 

雖然日語的發音和漢語完全不同,但在古典文學的世界哩,日本文人和中國文人同樣都能用漢字來作詩。秦始皇數千年前所達成的「書同文」成就,一直深刻影響著東亞世界。包含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等地,都有一批嘴上說著不同語言,筆下卻能互相溝通的文人群體。

 

於是,日本殖民政府調派了大量漢詩詩人來台灣當官。他們本身的專業還是其次,重點是他們能作詩,能與台灣仕紳酬酢、唱和。台灣仕紳本來陷入「維繫斯文於一線」的焦慮裡,結果一看:日本人不但沒有扼殺漢詩,反而還大加鼓勵,自然是大喜過望,對日本人的好感度立刻大增。殖民政府於是大量舉辦「饗老典」、「揚文會」,以及更多的詩會等活動,將這些台灣仕紳收攏起來。在詩會裡,他們把酒言歡、吟詩作對,沉浸在共同的文學氛圍裡;走出詩會,殖民政府則透過這些仕紳的人際網路,將控制力深入台灣每一處社群。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,還有什麼比這些地主階級的仕紳,更有喊水能結凍的威力?

 

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就能意識到:連雅堂的「古典詩人」跟「為殖民者辯護」這兩項反派角色,事實上是同一項交易、同一座天平的兩端。為了保護他們心目中的文化傳統,許多仕紳決定在政治上和殖民者合作。如此一來,仕紳的家業能夠保全、利益能夠得到政治掩護,更棒的是,他們還能安慰自己:我至少守住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。這或許也能解釋,為何中國古典傳統明明很推崇「氣節」,但當時許多文人卻能非常直白地諂媚殖民者吧;畢竟他們心中有更重要的目標。

 

(摘自《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:台灣文學百年論戰》,作者/朱宥勳,出版/大塊文化)

 

發布日期:2023-11-24 16:13:44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