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祖國夢崩後的「活的死人/死的活人」

 

 

張秀哲自傳性的《「勿忘台灣」落花夢》1947年出版,張秀哲在二二八事變時,曾被抓去坐過牢,出獄後這本書才出版,可是不久書被收回銷毀。想必很少人知道他及這本書。《「勿忘台灣」落花夢》於2013年修訂及更正,加上解說及圖片後,再重新出版(圖1)。這本書,主要詳寫1925-1935年間的「落花夢」,他的「祖國夢」。

 

1. 《「勿忘台灣」落花夢》封面

 

張秀哲的兒子張超英的口述傳記《宮前町九十番地》(圖2),早幾年(2006)出版,兒子的傳記及他為父親的書再出版的序,寫了不少張秀哲戰後回台灣後的典故。題目中的「活的死人/死的活人」,是他兒子描寫他父親1947年出獄後,到1982年過逝前三十五年,「祖國夢」崩後的生涯。

 

2. 陳柔縉著張超英口述傳記:《宮前町九十番地》

 

〔富裕家庭出身〕

 

張秀哲本名張月澄,1925年到廣州後,主要用張秀哲這名字。他有複雜的人生,主要因爲出身於有國際關聯的富裕家庭,獨子而且父親特意栽培他。父親張聰明1884年出生,在青少年時,就去學日語,又當過律師翻譯。以後從事煤礦事業成功,再經營進出口以及金融事業,一向跟日本、中國、香港有來往。

 

張秀哲生於1905年,小學生時就被父親送去日本京都讀小學,由當時在京都大學研究的杜聰明幫忙照顧(圖3)。小學畢業回台,考上日本人上的台北一中。後來父親安排他去香港英國人辦的拔萃學院。不過很快地,抱著「祖國可解救台灣」的期望,前往廣州,不想再消耗在「醉生夢死的地方香港」。

 

3. 張秀哲(站者)與杜聰明。(謹謝杜淑純女史提供)。

 

〔祖國夢〕

 

先去美國人辦的嶺南大學,以後再轉入中山大學的法科政治系。當然很快地就知道「祖國」自顧不暇,無法幫忙台灣。只能向中國人宣揚,鼓吹不要忘記台灣。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,甚至辦了雜誌《勿忘台灣》來推廣,後來還把文章,集成一書《勿忘台灣》自費出版。

 

192612月他跟台灣青年多人成立「廣東台灣留學生聯合會」,次年秘密地成立「廣東台灣革命青年團」,還辦了的機關雜誌《台灣先鋒》。跟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子女及部屬來往,積極各種工作,如訪問黃埔軍校,結交名士如郭沫若、魯迅、戴季陶,及向來訪的台灣人宣傳等。

 

由於國民黨及共產黨的黨爭,逃離混亂的廣州到上海。19277月在上海英國租界被逮捕,他向英國偵探表明是台灣人。英警照會日本領事館,馬上查出他是台灣要拘捕的「叛徒」,把他送回台灣受審。於192812月被判刑,懲役(有期徒刑)兩年,執行猶餘(緩刑)5年。還規定須「在留禁止」到1931年,不能隨便離開居住地。

 

出獄後,於19308月跟甘寳釵結婚,1931年「在留禁止」解除後,再到上海。第二年因一二八事變,到日本東京避難。有機會到東京帝大當研究員,趁機寫下並出版,35萬字的學術著作《國民政府の外交及外交行政》,被日本學界評爲中國留日學者的最好傑作。1933年妻子甘寳釵在台灣病逝,他於1939年再娶日籍吉井正子女士。

 

〔祖國夢崩〕

 

1945年二次大戰一結束就回台,先隱居北投別墅寫作。後來台灣長官公署的一官員是舊識,邀請他出任公營的紡織分公司的總經理。因深受日本教育而痛惡貪汙,張秀哲成了公司中祖國派的貪污擋路人。二二八事變後,公司內多人聯名密告,指他唆使台灣人打中國來的職員,被特務以「叛亂嫌疑」抓走,關到警總情報處。

 

事有湊巧,常來他家走動的一警總少校,撞見張秀哲被關進去,趕緊奔告他父親張聰明。張聰明拜託財政廳長嚴家淦,甚至陳儀仍救不出來。最後還是請到柯遠芬親自去牢裡,把張秀哲提出來,究竟是靠人際關係或金錢產生作用,他兒子張超英説不知道。

 

二二八事變被抓及釋放後,他的祖國夢完全崩潰。張超英說「日治時代為了抗日,參加中國革命運動,做了兩年牢獄。國民政府來,卻差一點喪命,他的夢、他的希望,完全的破滅—對生命的熱誠摯意消褪殆盡,他的餘生從此在孤獨的書房度過,不再與外界接觸,也不與家人多說一句話,過著自我封閉的日子」,「如同廢人一般,連笑都不會笑了」,「吃飯時,偶而會出現,但永遠面無表情。—長孫女出生—-臉上也看不出一絲笑容,連摸一下小孫女都沒有」。

 

兒子說張秀哲會成「如同廢人一般」,不僅是因爲自己的被抓及差點死亡,他在獄中看到及以後知道一些朋友,殘忍地被殺害及種種的迫害,讓他自此灰心喪志。一位有多元的教育,又多才多藝,會辦活動且會寫作,作學術研究更是第一流,該是極難得的好人材。1947年出獄後,一直到1982年逝世約35年是「活的死人/死的活人」。

 

(轉載自新公民議會,作者/朱真一)

 

作者資料:

朱真一(Jen-YihChu)1965年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,Berkeley加州大學PhD,專門小兒血液/癌瘤學。曾任職聖路易(St.Louis)大學醫學院小兒科,2006年退休為名譽教授。對探討台灣歷史文化及醫學人文有興趣,出版過這類書籍十本。

 

發布日期:2023-05-19 17:47:09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