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高科技新冷戰 中國暫居下風?

 

儘管美國將中國視為軍事和經濟重大威脅的態勢已日益明朗,川普時代更曾一度開啟美中貿易戰,但並未全面對決。美中兩國目前真正在進行的是高科技新冷戰。

 

此從美方屢屢強調,必須遏止中國透過各種手段強迫移轉,侵害並剽竊美國的智慧財產權,可看出端倪。而且,由於各國多深受其害且束手無策,所以普遍認為美國師出有名。

 

甚至主張應超越貿易層次,對中國在全球各地併購高科技產業的投資活動加以限制。美國在這方面尤需尋求盟友合作,藉由集體行動來逼迫中國改變行為。

 

這裡的高科技尤指以高端無線通訊晶片為核心的第五代通訊技術,包括人工智慧,物聯網、大數據、自駕車與航太在內等先進應用與跨域連結,明顯都是軍民兩用(dual use)。不僅可作為軍事用途,也極富國家安全和產業發展意涵,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
 

事實上,網際網路、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觸控技術這三項高科技的發想和技術突破,都和二戰之後美國國防部(五角大廈)為了軍事用途刻意發展,並選定個別企業合作密切相關。

 

對中國來說,5G世代的來臨對内另有「維穩」意義。掌握攸關資安的關鍵技術將成政權穩定的關鍵因素,因為「老大哥」未來將更有能力,對遍及日常生活的大量資訊加以滲透與監督。

 

中國對外更可藉以縮小和美國軍事優勢之間的差距,逐漸累積抗衡、爭霸實力,並在高科技產業競逐中去取得一席之地,特別是希望能在核心技術方面高度自主,早日擺脫對西方的技術依賴。近來常聽到的「紅色半導體」或「二〇二五中國製造」(二〇一五),其戰略思維大抵如此。

 

從貿易數據也可看出些端倪,中國雖然每年對外有鉅額的貿易盈余,但在半導體業卻也有不小的赤字。根據英國《經濟學人》的分析,以二〇一七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前夕的數據為例,中國對美國整體貿易雖享有四千兩百億美元左右的順差,但在半導體業此一部門的貿易赤字卻超過一千六百億美元。原因主要在於中國高達九成的晶片都必須進口,而且其中五成都來自美國。

 

單從美國一出手,包括華為在內中國不少高科技公司即刻陷入營運困頓來看,就可明白,此刻的中國的確在這場「高科技新冷戰」中暫居下風。

 

然而,人類歷史的演變往往充滿辯證,「高科技新冷戰」對中國高科技的發展是阻卻還是刺激,一時之間恐也難論斷。

 

#隱藏的說客

#一名經濟學家與台灣經濟安全、公平、成長的探索之旅

 

(摘自《隱藏的說客》,洪財隆著,衛城出版)

(畫作/Dolly)

 

發布日期:2023-05-02 17:44:22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