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米荒衝擊造酒文化】
◎洪偉峻
日本出現「令和米騷動」,白米供需失衡讓米價高漲,全國超市銷售米的平均價格翻倍,日本超商罕見出現排隊搶米潮,不少地方學校午餐甚至減少米飯供應,值得注意的是,這場米荒不僅深刻影響日本飲食與農業結構,更讓清酒釀造遭遇危機,日本百年的酒造文化飽受衝擊。
這場被稱為令和米騷動的現象看似荒謬但卻正在上演,是一連串因素總和而成的結果,日本的農業政策專家山下一仁認為,日本在米的產銷環節出現差錯,減耕政策成為米荒出現的原因之一,在此基礎上,供需關係只要稍有變動即會產生重大變化。
每年日本政府會編列補助預算鼓勵農民改種非米作物,為符合補助資格,農民會傾向減少水稻種植,米的供給量也因此被抑制。將米銷售到消費者手上時,近半數農民透過日本農業協同組合(日本農協,通稱JA)的系統銷售大米,山下一仁直言JA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壟斷日本大米交易,經過中間商層層加價,最終賣到消費者手中。
米的供應受限、通路被壟斷,使日本政府釋出儲備米的舉動治標不治本,更有議員批評釋出的陳年米都是雞在吃的「古古古米」。截至6月1日,日本全國超市銷售的米平均價格已連兩周下降,雖然已微幅下滑,但價格仍處偏高水平。
隨著米價持續居高,不少原先種植酒米的稻農紛紛轉向獲利更豐的食用米,間接影響酒米的供需平衡,以酒米為原料的清酒釀造商間接成為米荒受害者。
綜合日媒報導,日本的釀酒商協會決定向當局提交請願書,要求為生產酒米的農民提供補貼並為釀酒公司提供援助。北陸三縣之一的福井縣釀酒協會請求國家和各縣政府提供支持,並表示,沒有原料,釀酒將無法進行。同時,也有議員向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遞交決議文,呼籲政府增加對生產加工用米農戶的補貼,並支持酒廠購買其用作釀酒原料。
面對各界的憂心,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於6月4日表示,正在考慮向日本酒、味噌廠商投放政府的儲備米,並稱近期計畫與日本酒廠商及味噌加工團體會面,研究可行的應對措施。
(圖、文/摘自2025/6/16工商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