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身心健康,自然就快樂】
◎果暉法師
🔶問:佛法所講的「快樂」是什麼?
🔷答:從佛法的觀點,快樂就是知足常樂;少欲少惱就是一種快樂。倘若不知足,內心欲壑難填,一定苦多而樂少。
所謂勤勞健康最好。讓身體少生一點病,心理也比較能夠平安。從深層看,平常人的心念變化迅速,且往往與習氣交織,煩惱也就趁隙而生,所以感到不快樂也是正常的。如果能夠認知「無常才是平常」,反而比較容易感到快樂。
凡事「有果必有因,但有因不一定有果」。快樂的「果」,一定來自快樂的「因」;而不快樂的「因」,雖不必然會,但常常會帶來不快樂的果。例如,美食當前無法控制,一時貪圖口腹之欲拚命地吃,吃到消化不良,導致腸胃受苦,就是不明飲食的因果關係。
什麼是快樂?身心能夠保持健康、平安,就是幸福。快樂不是藉由「追求」獲得,愈追求快樂,反而愈不快樂。能夠了解苦樂的因果道理,用正確的觀念來生活,就比較會快樂。
不過,快樂也是相對的,換言之,少一點苦,就會感到快樂。因此,不需要特別去追求快樂。若能減少不必要的憂心苦惱,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,快樂自然而然會就出現。
(摘自《法鼓雜誌》第422期)
(攝影/蔡玲媛)
發布日期:2025-02-19 11:58:13
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