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AI前方的路滿布荊棘】

 

人類把自己這個物種命名為智人(Homo sapiens──有智慧的人類。但我們究竟配不配得上這個稱號,實在還有待商榷。

 

過去十萬年間,我們智人確實積攢了無比的能力,光是要列出人類所有的發現、發明及征服的事物,就得用上好幾冊的篇幅。然而,有能力並不等於有智慧;經過十萬年的發現、發明與征服,人類已經把自己推入一場生存危機。由於濫用各種能力,人類已然來到生態崩潰邊緣。而且人類現在還忙著創造像是人工智慧(AI)這樣的新技術,AI可能逃脫人類的掌控,反過頭來奴役或消滅人類。而人類非但沒有團結起來,應對這些存亡挑戰,還讓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升溫、全球合作更加困難,各國大量儲備末日武器,新的世界大戰似乎確實可能發生。

 

要是我們智人真的那麼聰明、有智慧,為什麼這麽愛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?

 

 

從更深的層次而言,雖然人類累積了大批資訊,內容從DNA分子到遙遠的星系,無所不包,卻似乎仍然無法回答生命最重大的問題:我們究竟是誰?該追求什麼?什麽才是所謂美好的生活?我們又該怎樣過上這樣的生活?

 

雖然我們掌握了大批資訊,卻還是像遠古的祖先,容易受到幻想與錯覺的迷惑。即使是現代社會,還是難免偶爾出現群眾大規模失去理智的情形,例如納粹主義與史達林主義就是近來的兩例。人類如今比石器時代擁有了更多的資訊和能力,這點無庸置疑;但我們是否真的更瞭解自己、更瞭解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,就遠遠沒那麼確定了。所以,為什麼人類那麼會積攢資訊與能力,但在智慧的累積上,卻又如此差強人意?

 

縱觀歷史,許多文化傳統都提到人類本性上就有些致命缺陷,會讓人想要追求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力量。

 

有鑑於這項危險的嚴重性,AI應該要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重點。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AI專家,但我們都應該要記得,AI是史上第一種能夠自行做決策、創造新想法的科技。人類過去的所有發明,都只是在「為人類」賦予更高的能力:過去的新工具無論多麼強大,使用的決定權還是握在人類手中。刀子和炸彈並不會決定要去殺了誰,它們都只是不會思考的工具,沒有要處理資訊、做出獨立決策時所必需的智能。相較之下,AI能夠自行處理資訊,也就能夠取代人類來做出決策。AI不只是工具,而是能夠做出決定的行為者。

 

由於AI能夠掌握資訊的運用,也就能在各種領域獨立產生新的想法,從音樂到醫學無所不包。在過去,留聲機能播放人類譜寫的音樂,顯微鏡能顯現人體細胞的秘密,但留聲機無法寫出新樂曲,顯微鏡也無法合成新藥物。但是AI卻能夠自行創造藝術,自行找出新的科學發現。

 

接下來幾十年,AI甚至可能創造出新的生命形式,方式可能是去編寫遺傳密碼,也可能是發明某種非生物的程式碼,而為非生物實體賦予生命。

 

就算是在目前,這場AI革命還在萌芽階段,電腦已經在做出各種影響人類的決定了:要不要核准某人的貸款、要不要雇用某人來工作、要不要把某人送進監牢。而且這項趨勢只會愈演愈烈、愈來愈快,讓我們愈來愈難掌握和瞭解自己的生活。

 

我們真的能相信電腦演算法會做出聰明的決定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嗎?

 

這裡賭上的,還不只是人類的生命。AI不但可能改變人類這個物種的歷史,還可能改變所有生命形式的演化。

 

(摘自天下文化《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》,哈拉瑞/著,林俊宏/譯)

發布日期:2024-12-22 18:12:23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