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黃春明:寂寞的打鑼人】

 

◎尉天驄

 

宜蘭和花蓮、台東地區是台灣最遲的移民世界,也是殖民主義、工業主義、消費社會較後進入的地區,由於開放得較遲,才讓我們能夠在眾多的人與人、人與土地、人與事事物物間見到最淳樸、最真摯的倫理關係,以及在這種困境中所產生的種種矛盾。黃春明被人稱之為鄉土作家、他的作品最讓人有深刻的印象者,正在於經由他的作品對此有了真實的認識和反省。

 

黃春明是出生、成長於台灣宜蘭的作家。我們所以要標出他的籍貫,實在是這與他的作品有著無法分割的關係。

 

黃春明筆下的宜蘭,就廣義而言,指的是台灣東北部的蘭陽平原;這裡除了那一大片土地和大海外,更包括了宜蘭、羅東、蘇澳、頭城幾個主要的市鎮。那不僅是一個開發得較晚的移民社會,而且一直保持著小農社會的秩序和情調;那就是經由辛苦的開拓和長期的互相依賴所建立起來的人與人、人與土地之間的相生相養關係。關於這一點,從早期的〈青番公的故事〉、〈魚〉,到〈死去活來〉、〈放生〉、〈呷鬼的來了〉,都一直流露出來。由是而使得他們之間這種類似於血肉相連的關係,一直保持著和諧與平衡。如此不僅人有了尊嚴,即山,水、樹木、各種事物也莫不有了意義,彼此相互尊重著。

 

黃春明筆下的鄉土雖然經常出現一些類似迷信的語言和行為、滑稽和可笑,但它所以讓人不把這些視之為笨拙與難堪,就在於在那些人與土地、人與事物的倫理中不僅讓人感到了溫暖。而且還在其中感受到充滿韌性的生命力。有了這些,一個具有人性的社會才能由開拓而發展開來。很多人所以願意在這塊土地上,由生於斯、長於斯、而最後也願意落葉歸根地死於斯、葬於斯,其原因固在於此,而這塊土地上,每逢遭到災難、受到破壞,很多人願意犧牲奉獻,從枯萎、死亡中再予以重建,其力量也由此而來。

 

這不僅是人類最單純最原初的鄉土之情,結合起來,也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,由「既濟」到「未濟」,由「未濟」更進一步創造、發展的根源。誰能循著這一情懷和精神發展下去,誰就能帶引這個族群走出苦難,歷久常新。相反的,誰要違反了這一情懷和精神自以為是,雖然在鬥爭、殺伐、征服之中也能獲得一時的繁榮,到最後卻必然要走上衰敗和危亡。這就是黃春明透過他的鄉土人物、鄉土生活、鄉土經驗、鄉土歷史所體悟的倫理精神。

 

黃春明的鄉土小說不是知識的,也不是政治的,但卻能讓人對那裡的人與事有著真實的認識,在其中我們幾乎見不到多少理論式的解說,卻讓人直接地在那些人物和事件中,領會到他們生命與生活的無奈和厚實;即使其中有些是那樣拙樸,有些是那樣卑微,但卻都是堅堅實實的存在。

 

(摘自印刻文學《回首我們的時代》)

發布日期:2024-12-18 15:01:11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