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
【文化施政虛弱的時代】

 

◎張惠菁

 

鄭麗君在二〇一二年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身分,進入立法院。她回憶那時候的文化環境:「那個時期的電影很多都是兩岸合拍片,臺灣的國片不多,當時像《海角七號》這樣的電影,算是少數的例子。電視劇也是被逆輸入。

 

「還有一個場景就是,我記得我當立委第一天,第一次質詢當時的(文建會)龍應台主委。質詢時我問她了不了解文化預算的結構?那結構就是:一半是人事行政費,然後一半中的一半是硬體,剩下的四分之一才用在藝術文化的內容上面的支持,而且很多還是政府主導的計畫。所以整個文化的施政是非常虚弱。

 

「其實臺灣從文化協會開始,是思想力、文化力帶動當年的社會進步。台灣民主運動濫觴的時刻,就是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,都是從文化協會開始。然後那時候的藝術發展,那時候的文學發展,是非常前衛的、非常國際同步的。你看那時候的『風車詩社』,比布勒東在一九二四年的《超現實主義宣言》沒有晚幾年。台灣人自製的第一部電影,就在大稻埕放映,《誰之過》,是一九二五年──其實也不過一八九五年才在巴黎咖啡館放映第一部動態影像,還不是電影,它是連續動態影像。所以臺灣當時其實是在跟世界同步。」

 

「當然後來因為經歷了二二八、白色恐怖,可是你看接下來文學運動、美術史運動、鄉土文學運動,然後社區運動,然後新浪潮電影,我們那個年代是文化力爆發的年代。所以民主化之後應該是文化蓬勃發展。可是為什麼我當立委的時候,那時候的光景幾乎是:臺灣的文化話語權消失了?」

 

「我當立委的時候就驚覺,其實我們缺乏一套完整的文化政策。也就是說我們民主化之後,並未建立文化治理的概念。一個民主國家有的文化治理,不是由上而下。因為過去會限制文化、控制文化⋯⋯最早是審查文化、控制文化,然後再來就扶植特定文化。可是它缺乏一個公共支持體系,普遍地支持多元文化、支持每個人文化權的實踐。」

 

這是鄭麗君對二〇一二年臺灣文化、文化治理情况的觀察。

 

(摘自《時代如何轉了彎》,鏡文學出版)

 

發布日期:2024-10-22 15:27:58 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