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宜蘭看天下
民主深化 《金包銀的台灣民主》
如果一個傷口,表面已經癒合好轉,但裡面還在化膿發炎。那老一輩的人會說,這叫做「金包銀」,也就是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的意思。
臺灣的民主發展,有點類似一個金包銀的傷口。
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,2000年首次總統政黨輪替,2016年首次國會過半的政黨輪替。臺灣人民似乎一次次用手上的選票,實現了民主政治中的換人做做看。
總統、立院的政黨輪替,是臺灣光鮮亮麗的民主化成績。然而,當我們把目光轉向地方政治,很快就會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這麼回事。
2014年到2022年,三次的多合一地方選舉,國民黨都一直是地方議會的最大黨。
第二大的政治團體,在六都是民進黨,在非六都的一般縣市,則是「無黨籍」。至於其他小黨,卻只拿到不到百分之五,最多不超過25席的些微席次。
現實是,政見理念很難當飯吃,也很難爭取選票的支持。
在地方選舉,拼的是跑場、「盤撋」;拼的是看得到人,「好央教」;等到選舉接近,拼的是包遊覽車旅遊、發米、發禮物。當然,還有最厲害的「小朋友」。
近年來,來自中國的旅遊招待、經費支持,也加入地方選舉的金錢遊戲,讓已經化膿發炎的地方政治,幾乎變成蜂窩性組織炎。
我們都看多了國會惡鬥的壞處,但更令人憂心的是,地方議會連政黨政治都還沒有走到,更難以形成有意義的政策討論與監督。
因此,臺灣民主下一波的改革重點,毫無疑問就是地方政治的革新。
國會十幾年來,走向透明的經驗,能不能借鏡到地方議會?選舉制度又可以怎麼改,才能讓監督制衡得以發生?地方政治怎麼走出綁工程、綁預算的肉桶政治?
(文摘自:時代力量 王婉諭 臉書)
(攝影/張堂龲,蘭陽溪畔的欒樹)
發布日期:2024-10-19 12:18:05
回列表